使用深圳市普云電子有限公司PY-H613型柔軟度試驗機測試材料柔軟度需遵循“樣品準備→儀器校準→參數設置→測試操作→結果分析"的核心流程,不同類型柔軟度儀(如斜面式、杠桿式、壓力感應式)操作細節略有差異,但通用步驟如下,以常見的斜面式柔軟度儀(適用于紙張、織物、薄膜、非織造布等)為例:
一、測試前準備:樣品與柔軟度試驗機校準
1. 樣品準備(關鍵:保證代表性與一致性)
- 取樣規范:根據材料類型遵循對應標準(如紙張參考GB/T 8942、織物參考GB/T 18318),從材料不同部位隨機取樣,避免邊緣、褶皺或缺陷區域。
- 示例:紙張類樣品需裁成 (100±1)mm×(100±1)mm 的正方形,每組至少取5個平行試樣;織物類需考慮經緯向,各方向取3-5個試樣。
- 狀態調節:將樣品置于標準大氣環境(通常為溫度23±1℃、相對濕度50±2%)中平衡至少4小時,避免溫濕度變化導致材料硬度/柔軟度波動(如潮濕織物會更硬,干燥紙張會更脆)。
2. 儀器校準(確保數據準確性)
- 零位校準:打開儀器電源,待系統穩定后(通常預熱10-15分鐘),不放置樣品時,將儀器指針或顯示屏調至“0"刻度,確保無初始誤差。
- 標準塊校準:若儀器配備標準柔軟度塊(如已知柔軟度值的橡膠塊或金屬塊),將其置于測試工位,啟動校準程序,確認儀器顯示值與標準塊標稱值一致(誤差需在允許范圍內,通常±2%),若偏差超標需調整儀器靈敏度或聯系售后校準。
二、測試參數設置:柔軟度儀匹配材料特性
根據材料的厚度、硬度范圍設置關鍵參數,避免參數不當導致測試失敗(如薄薄膜用大壓力會直接壓破,厚紙板用小壓力無法體現柔軟度差異):
1. 壓力/力值范圍:根據材料預估柔軟度選擇(如薄膜選0-5N,厚紙板選0-50N),確保測試過程中最大力值落在儀器量程的20%-80%(保證測量精度)。
2. 壓頭規格:選擇與材料適配的壓頭(如圓形壓頭直徑:薄膜用6mm,紙張用10mm,織物用12mm),壓頭需光滑無毛刺,避免刮傷樣品。
3. 測試速度:設置壓頭下降/移動速度(通常為10-30mm/min,如柔軟織物選較慢速度10mm/min,硬紙板選較快速度20mm/min),速度需保持穩定,避免沖擊式施壓影響結果。
4. 測試模式:選擇“單次測試"或“連續測試"(批量樣品建議選連續模式,自動記錄多組數據),部分儀器支持“峰值力"“平均力"等結果輸出模式,按需選擇(柔軟度通常以“最大壓力值"或“力-位移曲線面積"表征,值越小材料越軟)。
三、核心測試操作:柔軟度試驗儀規范放置與啟動
1. 樣品定位:將狀態調節后的試樣平整鋪放在儀器測試平臺上,確保試樣中心與壓頭中心對齊(避免偏移導致受力不均,如紙張偏移會使邊緣先受力,結果偏小),若材料有方向性(如織物經緯向、薄膜拉伸方向),需標記方向并按同一方向放置所有試樣。
2. 啟動測試:按下儀器“開始"鍵,壓頭按預設速度向樣品施加壓力,直至達到預設位移(如5mm,模擬手指按壓深度)或樣品發生明顯形變(部分儀器支持“自動停止"功能,當力值達到量程上限或位移達標時停止)。
3. 數據記錄:測試完成后,儀器自動顯示單次測試的柔軟度值(如“3.2N"),部分智能儀器可自動存儲數據并計算平均值;手動儀器需人工讀取指針刻度,記錄每一個試樣的測試值,避免漏記或誤讀。
4. 重復測試:按上述步驟完成所有平行試樣的測試(通常每組5-10個試樣),測試過程中若發現試樣破損、褶皺(如薄薄膜被壓破),需剔除該數據并補測,確保有效數據量滿足標準要求。
四、結果分析與報告:柔軟度測試儀數據處理與誤差控制
1. 數據計算:
- 計算所有有效試樣的柔軟度平均值(如5個試樣值分別為3.1N、3.3N、3.2N、3.0N、3.4N,平均值為3.2N),部分標準要求計算標準差(反映數據離散度,越小說明材料均勻性越好)。
- 若材料有方向性,需分別計算不同方向的平均值(如織物經向平均3.5N、緯向平均2.8N,說明緯向更軟)。
2. 結果判定:對比測試結果與產品標準要求(如某紙巾標準要求柔軟度≤4.0N),判斷樣品是否合格;若用于材料研發,可通過不同批次或配方的柔軟度值對比,優化工藝(如增加纖維蓬松度可降低柔軟度值)。
3. 報告內容:測試報告需包含“樣品信息(名稱、規格、批號)、測試標準(如GB/T 8942)、儀器型號、環境條件(溫濕度)、試樣數量、單個值/平均值/標準差、測試方向(若有)、異常情況(如試樣破損數)",確保報告可追溯。
五、測試后維護:柔軟度測定儀清潔與保養
1. 清潔儀器:測試結束后,關閉儀器電源,用干凈軟布擦拭壓頭和測試平臺(避免殘留樣品碎屑,如紙張纖維、織物絨毛,影響下次測試),若壓頭有污漬,可用酒精棉片輕輕擦拭(避免腐蝕金屬壓頭)。
2. 長期保養:定期(如每月)檢查壓頭是否松動、平臺平行度是否達標(可用水平儀校準),存放儀器時需避免潮濕、粉塵環境,長期不用時需定期通電預熱(防止電路受潮)。
注意事項(柔軟度測量儀避坑要點)
- 禁止測試超出儀器量程的材料(如用0-10N量程儀器測試厚紙板,可能導致壓頭變形或傳感器損壞)。
- 狀態調節是關鍵:若樣品未平衡至標準溫濕度,會導致結果偏差(如潮濕紙張柔軟度值比干燥時高10%-20%)。
- 平行試樣需一致:取樣時避免選擇同一位置或有缺陷的樣品,否則數據離散度大,無法反映材料真實柔軟度。
通過以上步驟,可確保柔軟度儀測試結果的準確性、重復性和可比性,為材料質量控制、產品研發或合規檢測提供可靠數據支撐。不同儀器型號的操作細節需結合其說明書調整,核心原則是“規范樣品、校準儀器、統一操作、精準記錄"。